3月20日,CCTV《记住乡愁》第四季播出《百侯镇 崇文尚学》,讲述了梅州市大埔县的百侯古镇的故事。 梅州这个文化古镇,再次登上央视! 梅州这个文化古镇,再次登上央视!
百侯镇,地处粤东北的梅州市。明嘉靖年间,杨淮不惜重金修建“大书斋”,并从福建请来名师教育子孙,开启了一方文脉,“崇文尚学”之风也在小镇世代延续下来。
遍布古镇的书院、褒奖取得功名而立的“石旗杆”、资助贫苦学生上学的“蒸尝制度”,皆可看出百侯人相信只有文化的薪火相传,才能够确保子孙后世的长盛不衰。
百侯第一位进士萧翱材,错把墨汁当糖水,“吃粽蘸墨”勤奋求学;以杨增蕴为代表的爱国华侨,捐资建校、设奖学金,鼓励家乡子女努力读书。张维山克服万难,开山凿石,修建“隧道”,为孩子们打通求学之路……光阴易逝,时光流转,崇文重教的精神在古镇蔓延伸展,生生不息。
百 侯 古 镇诗书传家远,耕读继世长
百侯古镇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美誉,是赫赫有名的“文化之乡”、“华侨之乡”、“干部之乡”。
走进梅州大埔县百侯镇,如同进入了一座巨大的客家建筑、民俗博物馆。漫步其中,一幅幅颇具客家风情的景色画卷让人目不暇接。
一座座遗留下来的深宅第院,或古朴典雅、或中西合璧、或气势恢宏、或小家碧玉,雕梁画栋、丹楹刻桷、飞阁流丹、神工意匠,美奂美伦。
在清朝这里共考取进士23人,钦点翰林5人,文举人134人。从坊间流传的“一腹三翰林”、“同科三进士”“同堂七魁”等典故便可见证。而在近现代这里也曾走出上将1人、中将4人,少将6人和许多地方党政领导和文人志士。
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屋建筑共120多座,在这些古建筑群中,既有官宦富商的深宅大院,又有别具一格的大小祠堂;既有原始典型的客家民居,又有亦中亦洋的建筑院落。肇庆堂、通议大夫第、州司马第、太史第、杨氏宗祠、继志堂、海源楼、绮园等都是当地古民居的突出代表,其中“肇庆堂”和“通议大夫第”还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在百侯古镇,可以欣赏田园风光,感受幽静乡镇生活;探寻古迹贤踪,感受厚重历史遗痕;品味美食小吃,感受淳朴民情民风;体验人文风情,感受丰硕精神沉淀。
来源:梅州旅游、梅州微闻联播、记住乡愁、网络
的!
沉默了一下 在商海大干一场,最重要的事情首先不是赚钱,而是能够辨别那些“不赚钱的骗局”,要懂得 ;里德的指挥下,沿着泰唔士河顺流而下,安全地航行。对里德船长来说,这是一次幸福的航行。船上有他的新婚妻子,他的母亲 而变为浮滑,或者竟等于零了
联系方式
德尚贴双面胶设备厂家
联系人:陈小姐
手机:13342677278
电话:0769-22867596
传真:0769-22867596
邮箱:ds@dgdeshang.com.cn
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蔡白道厚路88号
无问西东为什么被禁—姗姗来迟的无问西东禁播五年的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明星世兴
2025-01-09 16:18: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