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年三十晡还唔知哪家食!” 客家地方,如果有人向一些男孩子多的老人道喜,说:“恭喜你,真好命啊!”对方往往会说:“说什么好命呢,将来呀,年三十晡还唔知哪家食呢!”这是担心老了以后,孩子不孝顺,过年都会无人喊他吃饭。为什么会有此担心呢?原来,前人已有过教训——传说很久以前,某地有个人,生了五六个男孩,长大后都结了婚分了家,各自立业。老婆早逝了,只剩一个孤老头子过日,生活确是艰难。儿子媳妇们都各顾自己。有一年过年,按客家人习俗,年三十晡(除夕),是要一家团圆,吃个像样的“团年饭”的。过年前,个个儿子都曾对老父亲说过,“阿爸,年三十晡到我家来食饭”。老人心里想,这些孩子,虽然平时不怎么的,但一年一节还能念着我,也算还有点孝心,不枉我辛苦带大他们。于是,到了年三十那天,吃过午饭后,他就守在家里,等着看哪个儿子会先来喊食饭。可是,一等再等,一望再望,也没人来,眼看别人都吃过晚饭出来闲行了,自家的孩子还没来叫。又过了好久,才见自己个长子生的孙子从门里跑出来,高高兴兴地来到面前。问道:“阿公,你今晡食什么饭,什么菜?”老人很幽默地答道:“阿公今晡食个‘气人饭’,‘枉想菜’!”小孙子不懂,忙问道,“什么‘气人饭’、‘枉想菜’呀?”老人答道:“你还小,不懂的。要问问你阿爸、阿叔才知道哩”。小孙子赶快跑回去问他爸爸。那当长子的一听此话,心里明白,抢快出来请爸爸过去吃饭。老人道:“我气都气饱了,还食得下去么?!”老大道:”我看老二老三阿四阿五都约了你去吃饭,哪有不去喊你的。”老人接口道:“你们个个都是这么想法,还会有人来叫我么?!”说得老大无言可答。自此之后,老大约齐兄弟会议了一阵,决定,爸爸不再另开火,从此由兄弟们轮着,一切由兄弟们负责到底。这样,老人才过了一段较好的晚年生活。但这个故事,却被永远流传下来了。 “太子菩萨,年年十八” 梅县人对那些办事墨守成规,一成不变的人,就说是“太子菩萨,年年十八”,此话有个来历——“太子菩萨,年年十八”是梅县阴那山灵光寺中的一尊佛象,用檀木刻的,只有一尺多高,是一个站得笔直,以手合十的小和尚的形象。每年农历三月十八,住寺和尚就把他挑着下乡游村,赐“符”化缘。因那时正是除虫除稗子的时候,群众把“太子菩萨”喊成“稗子菩萨”了。这尊佛像为什么称“太子菩萨”?又为什么要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挑出来游乡赐符化缘?打得更来夜就长了!原来故事中又有故事。明朝末年,梅县松口有个李二何,大号叫李士淳,翰林出身,当时在朝廷中当东宫侍读,就是教皇帝的儿子读书的。那时正值李闯王造反,打破了北京城,兵荒马乱,文武官员怆惶逃难。这时李二何便带着一个皇太子,偷偷逃离皇宫,回到梅县老家来避难。据说出逃之日正是农历三月十八日。第二天,三月十九日,崇祯皇帝即被逼在北京城煤山上的歪颈树上上吊自尽了。李二何本想带皇太子回梅县暂时避难,等待时机,东山再起的。没想到明朝终于灭亡。大势已去。于是,他叫皇太子改名换姓,带到灵光寺去做了和尚,名为和尚,最后病死于灵光寺。后人为纪念他,便用檀木雕刻了他的像,供起来,因为他是皇太子,故名为“太子菩萨”,又因他是农历三月十八日随李二何逃离皇宫的。因此,便在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,把他挑出来游乡。这第二天是三月十九日,就是崇祯皇帝在煤山吊颈自尽的忌日,人们为了纪念他和纪念明朝,就将此日假称为“太阳生日”,人们都备办三牲香烛,对着太阳祭祀朝拜。实际上,以上两项活动,都是客家人的反清复明的民族意识的表现。上述活动,年年如此,流传到今天。但在民间,对于“太子菩萨,年年十八”这句话,也另有一种含义。因为这尊菩萨很小,只有尺来高。像个小孩子,年年三月十八挑出来,都还是这么大这么高,一点也不见长大。为此,人们把那些顽孱慢长的小孩,称为“太子菩萨,年年十八”。这就有失于原意了。还有人习惯说“观音菩萨年年十八”,这是形容人年年一样青春,多用来赞美女性。
好像也看不到了希望,刚开始在鞭子的驱使下,跑一会儿,走一会儿, 动了。他原先在靠近树林的那边,现在都快到栅栏那里了。”
然那样成为非道德的”(《尼采全集》第15卷第228页)。自然无非是一个永恒生成的过程,稍纵即逝的个体 己的意思去活了。
联系方式
德尚贴双面胶设备厂家
联系人:陈小姐
手机:13342677278
电话:0769-22867596
传真:0769-22867596
邮箱:ds@dgdeshang.com.cn
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蔡白道厚路88号
林姑娘成囚记—错陷豪门无情首席宠娇妻最新章节好看的豪门总裁小说甄珍连
2025-01-09 16:28:54